文: 钟诚, 图: 龚益坚
2015年10月24日,伯尔尼大学的报告厅济济一堂,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2015年年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国驻瑞士大使馆许镜湖大使夫妇、吴杰公参、教育处席茹参赞、新闻处江伟强参赞、领事部夏荫主任,以及中瑞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代表、瑞士对外经济贸易部特别对外经济署Christian Etter 大使等,来自瑞士各地的科协会员、旅瑞中国学生学者和中瑞各界人士近百人参加本次年会。
大会伊始,中国驻瑞士大使馆许镜湖大使以中瑞关系为题,为大家作了主旨演讲。她首先对中瑞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高度肯定,指出在建交65周年之际,两国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不断成熟、日趋稳定。对此,她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两国高层交往密切、务实合作成果丰硕、金融合作稳步推进、人文交流愈发活跃,还不时穿插翔实的数据和自己的亲身经历。随后,她向大家介绍了目前中国经济社会的主要情况,表示在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约7%的增长、在合理区间运行。接着,她还提到了最近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英国的国事访问,并引出了中国外交“一个重点、两条主线”这一关键词,以此为线索,为大家描绘了中国的外交蓝图。最后,她对在座的科协会员、学生学者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大家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中瑞经济社会建设,做两国友好的民间使者。
接着中瑞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代表、瑞士对外经济贸易部特别对外经济署Christian Etter 大使回顾了中瑞自贸协定的谈判的历程和签署FTA一年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成就。他开宗明义地指出,中瑞自贸协定的签署,是两国关系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他把瑞士与中国从1950年建交开始,一个个双边关系日益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娓娓道来,讲述了中瑞自贸协定自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共9轮的谈判历程,并通过照片着重展示了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瑞士联邦委员兼经济部长Johann Schneider-Ammann签署协定时桌上那一摞厚厚的材料。最后,他通过协定生效后一年内瑞士和中国进出口的增长比,与同期瑞士和世界进出口的增长比等数字,有力地佐证了中瑞自贸协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接下来的两个主旨演讲,分别属于科学技术领域和经济贸易领域。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化学与应用生命科学学院的Hansjörg Grützmacher教授以人类日益增长的能耗需求为切入点,解释了当前研究能源催化课题的迫切性,重点介绍了帮助水与甲醇高效脱氢产能的最新催化体系及其相应的化学机理过程,并阐述了其在汽车、通讯、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此外,他还提到了自己与中国的渊源,从参加中山大学的研讨会讲到自己的几个中国学生,强调了在科学研究中友谊的重要性。瑞士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组织总裁Hans-Ulrich Bigler 先生的主旨演讲,主要讲述了中瑞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他从两国关系成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逐一谈了自己的体会。在过去,瑞士是欧洲第一个放映中国电影的国家,当时还是1911年;如今,随着中瑞自贸协定的签署,两国的贸易关系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将这些政策比喻为刚盖好的屋顶,而把参与两国贸易活动的企业比喻为即将安装的家具,对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午休过后,郭奕彤、孙嘉艺、陈彤、柴梦妮为大家带来了长笛合奏,金露表演了古筝独奏,为年会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她们精湛的技艺得到了观众们的频频称赞。
随后,科协主席丰建华博士作了科协年度工作报告。他先回顾了协会的发展历史,从2004年成立之初的不足30人,到如今的1000余名会员和3个分会,显示了科协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次,他从科研学术交流、高端企业交流、回国服务、旅瑞学人春晚、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报告了2014~2015年度的科协主要工作。接着,他着重提到了近年来科协的对外宣传工作正有条不紊、卓有成效地进行,四个网站、三个刊物全面地展示了科协的各类活动和良好形象。最后,他对科协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对创新创业工作和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谈了自己的想法与期待。
生命科学分会主席彭仁旺博士,金融分会主席周晴女士,材料科学分会副主席梁舒宇博士,分别作了3个分会的年度报告。报告中分别介绍了各个分会目前的主要情况、2014~2015年度举办的主要活动和分会今后的工作计划。科协秘书长兼财务负责人王宇恒博士报告了一年来科协的财务收支情况,并请广大会员监督。
本届年会科协理事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在场的会员们以热烈的掌声向新当选的第7届科协理事会表示祝贺。最后科协在本次年会中对8位杰出骨干会员予以表彰,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教育处席茹参赞为他们颁发了“优秀骨干”荣誉证书。
年会临近尾声时,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教育处席茹参赞作了总结发言。作为2004年科协成立的亲历者,首先对这十多年来科协的工作表示肯定和赞赏,并提议在场的会员们、学生学者们用掌声对科协理事会的成员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年会在热烈的气氛中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