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舒缓
在中瑞双方政府开始加大双边科技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吴明先生所领导和参与的团队苏黎世中国学学者联合会(简称学联)以及苏黎世华人生命科学论坛(简称论坛)利用对中瑞双方医学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了解,成功的沟通了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肾内科和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的交流,为此二研究所在多囊肾病药物治疗研究方面搭起了深度合作的桥梁。
2008年中瑞双方政府签署一系列双边科技合作协议,双边科技文化交流升温。瑞士联邦政府特别在上海成立了瑞士联邦政府驻华科技文化推广中心(Swissnex-Shanghai)。为了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重点学科领域加强投入,中瑞双方政府达成协议,开始了为期3年的双边科技交流项目。其间瑞方将共投入8百万瑞士法郎资金,中方也将投入相应额度的经费。随着09年初温家宝总理对瑞士进行访问和签署双边经贸科技等协议,双方的合作开始扩展到更多的领域。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吴明先生说,“包括我在内,苏黎世有许多年轻或更有经验的学者活跃在生命科学相关研究领域。我们的独特优势在于,我们同时了解中瑞两国的科研背景和优劣势。我相信,我们在中瑞生命科学合作当中,有能力,也有责任,起到双方沟通的桥梁作用。”吴明先生即将完成在苏黎世大学生理所的博士学位的学习,计划在同一实验室继续进行博士后的研究。他在工作中认识到瑞中双方在多囊肾研究的互补性,看到了合作的潜力。
08年下半年吴明先生和学联副主席范威发起成立了苏黎世华人生命科学论坛。在至今半年的活动当中,生命科学论坛开展了一系列的讲座,访问等活动,与瑞士众多高校及生命相关的工业领域,以及中国相关方面都建立了良好的联系。这些经验为中瑞科技交流包括此次中瑞医学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主观条件。
由论坛发起,与双方分别接触
08年4月份学联举办了全瑞首届华人生命科学会议。这次会议邀请的中国大使馆科技处万秋山教授和ETH中国办公室负责人Miao Su Chen女士分别介绍了中瑞科技交流的历史现状和即将展开的新一轮双边科技合作政策。这次会议让吴明先生看到了开展实际合作的可能。
吴明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与中国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多囊肾领域权威的专家梅长林教授建立了联系,将合作方向确定在临床医学,并计划共同申请这轮中瑞科技合作的资金支持。由于吴明先生在苏黎世大学工作的实验室是世界上最先开展相关临床治疗的研究单位,这个合作将很大程度上的加快中国在这种疾病治疗上的进步。此事得到了其教授的大力支持。他们也很希望瑞士在这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在世界上推广,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有很大的患病群体的国家。
接下来吴明先生开始一步步的具体落实双方的合作:从开始的电邮,电话联系,到08年底亲自到中方的合作单位进行的参观和与合作人员面对面的商谈;在向瑞方汇报了中方的具体合作意向和研究水平后,他开始了与相关方人士协调具体安排等细节问题,以及与中瑞双方政府进行联系以获得支持。就这样,双方的合作最后敲定以瑞方访问团在09年3月中国上海的探索之旅为起点,计划在具体的临床试验合作的基础上再探索基础研究和临床多方面的合作机会。
双方握手,合作开花,并将结果
按计划,3月1日至8日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肾内科主任Wuthrich教授带领的代表团一行对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长征医院肾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肾病分会主任委员,全军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梅长林教授对瑞士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双方开展了在临床和科研领域的多方面探讨。苏黎世大学医院肾内科在世界上首次开展了雷帕梅素治疗多囊肾病的临床研究。Wuthrich教授和Serra博士参加了有梅长林教授主持的上海市慢性肾脏治疗研讨会,并进行了慢性肾脏病治疗进展和瑞士多囊肾病治疗进展的报告,获得了上海市150多位与会肾脏病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这次访问之后,瑞中双方实验室签署了在多囊肾病药物治疗领域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从09年下半年开始定期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人员的交流。
中瑞双方政府大力支持双方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合作。上海市科委傅国庆处长、长征医院郑兴东院长等中方官员,Swissnex-Shanghai负责人、瑞士驻上海副总领事Flavia Schlegel 女士等瑞方官员出席了此次合作会谈,表达了对中瑞双方在医学领域强强合作的大力支持。
不仅仅止于多囊肾病
此次为期1周的中瑞医学医疗交流合作访问不仅实质性地推动了多囊肾病医学研究项目的合作,为中瑞在医学医疗领域进行合作交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旅瑞华人学生学者如何发挥自身作为中瑞科技文化合作的桥梁作用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这次活动上我已经完满的完成了我改起的桥梁任务。至此合作已经完全由双方直接互动了。我很高兴这次沟通尝试这么成功。”吴明兴奋的说。
关于对论坛今后的发展,吴明有他的计划:“我希望我个人做的这次合作牵线活动能成为能完善成中瑞科技合作交流的一种模式,能在今后更有效的,更专业化的,更具针对性和持续性的,并在我们学联或者论坛这些平台上,提供瑞中科技交流的沟通和咨询服务。我们还可以逐渐拓展我们的服务领域到其他学科。我们已经开始在学联内部组成专业的‘项目开发团队’,利用学联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主动寻找可合作项目。我们已经与云南,湖南等地的科研教育机构取得了联系。我希望我们能提高我们这个团队的知晓率和工作能力,让中瑞科学界能好好利用这个资源,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科技交流。”
附:苏黎世中国学学者联合会,苏黎世华人生命科学论坛
苏黎世学联是由在苏黎世学习和工作的中国学生学者自发成立的群众组织。学联的宗旨是为通过举办一系列娱乐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为中国留学生学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与国内交流的平台。学联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前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女士在80年代曾担任苏黎世学联主席。2008年1月吴明先生竞选成为苏黎世学联主席。2008年4月学联举办了首届全瑞华人生命科学会议,此次会议邀请了50多位全瑞的华人生命科学界的学生学者,进行了什么学术交流活动,另外此次会议还邀请了中瑞双方官员介绍了08年下半年即将开始的新一轮中瑞科技合作计划和政策。为使全瑞华人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交流常规化,08年10月吴明先生和学联副主席范威发起成立了苏黎世华人生命科学论坛,旨在通过瑞士华人学生学者这个桥梁推进中瑞生命科学领域的交流合作。。。。
生命科学论坛定期邀请瑞士多所大学的华人学生学者,在瑞士访问的中国学者,诺华、罗氏等瑞士大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介绍中瑞两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合作状况。生命科学论坛,从08年10月起,共主办过4次讲座,既有学术讲座,也有来自科研单位和工业界的代表介绍相关行业的国内国际发展动态。讲者有来自中国的学者专家还有来自瑞士本地的华人专家学者。在中国驻瑞大使馆科技处支持下,生命科学论坛还组团参加了08年广州流交会举办的中国生命科学高峰论坛并做报告介绍瑞士生命科学领域现状。

上海之行图片

苏黎世学联网站:http://www.acssz.org/

苏黎世华人生命科学论坛:http://www.acssz.org/cateory_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