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学子参加第十届“春晖杯”创业大赛感想
教育部、科技部、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大会,于12月20日下午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士、新加坡、韩国、英国、日本、瑞典、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55位入围第十届“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的中国留学人员荣获“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在参赛期间,瑞士代表团成员,与大会组委会、各个产业创业园的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尤其是对投资环境,投资创业创新的可能性和潜力交换了意见。本次春晖杯瑞士代表团9名学人都获得了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创新创业优胜奖。

1

2

a

刘洪杰 – 成功的创业,合作是很必要的
2015年的春晖杯,我有幸做为 瑞士领区参赛者以及带队参加了这次春晖杯。两年前,初到瑞士就参加了春晖杯的宣传活动,那时候觉得创业离自己 还很遥远。 今年从写创业计划,回国参加比赛和投资人,各政府园区对接,整个过程下来,让自己对创业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国家和政府全面鼓励创新创业,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的氛围也非常热。身处海外高校,学到的知识,做的科研可以付诸实际应用,对社会起到小小的推动作用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这次回国和投资人以及其他公司谈成了合作意向。 希望继续深入研究技术的同时,对供应链和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尽快完成科技的转化,同时在瑞士和中国把公司做起来。
成功的创业,合作是很必要的。 这包括合伙人之间的合作,投资者与创始人之间的合作,新公司与其他公司的纵向合作。要在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同时,积极与其他个人与公司甚至政府合作,才能把需求融入公司的研发与生产中去。
很感谢国家教育处和瑞士大使馆的支持,才有这次高效率,深层次的对接与洽谈。

宋卓伦 – 愿做祖国腾飞的不竭动力
对于在外留学人员来说,早日能学成报国是每个人的期待,而春辉杯大赛正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在瑞士使馆教育处和科协的大力宣传下,瑞士虽小却已向春辉杯大赛输送了无数的留学人员,我也正是通过这个方式了解了春辉杯。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创业,但在商业计划书的书写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了创业的乐趣和艰辛,同时创业的热情也越发强烈,并通过商业计划书学到了很多创业所需的要素。
非常有幸我的项目入围了第十届春晖杯创业大赛并代表瑞士赛区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交流活动以及留学人员交流大会。短短的的四天即充实又短暂,主办方安排了政策推介、创业交流、项目展示和对接洽谈等系列活动,会上前辈们向我们分享了回国创业的艰辛之路,留学人员代表上台进行项目答辩和提问,专家们给出了忠恳的建议。在接下来的对接洽谈活动中,在和不同领域专家和政府代表的一对一交流中,我更深切的体会到了祖国科学技术领域的腾飞发展以及对优秀创业人才的需求和渴望,也增强了我创业的信心和报国的决心。
总之,此次盛会让我深切体会到国家和政府扶持创业基地的力度正逐步加大,这也充分激发了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热情,我将会不断完善自我,愿做祖国腾飞的不竭动力。

庄浩 – 好风凭借力 送我去创业
我想如果我现在不创业,若干年后我一定会是后悔的。我开始创业想法的第一步就是参加春晖杯创业大赛。这一段时期持续了半年,从提交商业计划书到最终的颁奖典礼,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好风凭借力,送我去创业。下面,我分别从具体的创业项目选取以及国家政策扶持两个风口谈一下我的感受。首先选取创业项目,我借用雷布斯对创业者的一句话“站在风口上 猪都能飞起来”。关键是需要寻找到这个风口,哪个行业才是真正的风口。其实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不同的行业,风口都不一样,需要做详实的市场调查,用数据说话。在准备创业计划书的时候,需要查找大量的市场调研报告,只有对这个市场越了解,对项目的风险才能有更好的估计。庆幸的是,我们的团队拥有工作在行业第一线的资深专家,对我们项目方向的把控非常精确。我想,这个行业的风口,我们是找到了。 其次,就是国家政策对创业的扶持。 众所周知,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国务院又设立了总额在400亿元人民币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来助力创业创新。尤其在参加完第17届广州留学生交流会,你会感受到各个地方政府、创新创业产业园区和孵化器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大力扶持,包括给予一些如资金、土地和政策方面支持。面对来自中央政府层面的鼓励与支持,面对众多地方政府的利好政策,我只想说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去创业!

袁曙光 – 感受最深的是现在祖国强大和富裕起来了

很荣幸入选第十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我全程参加了“春晖杯”大赛以及后面的广州留学人员人才交流会,最后还参加了深圳创业园区的行程。回国的时候,行李不慎发生意外,没有及时抵达上海。幸好得到瑞士赛区各位组织者和航空公司代理的帮助,第二天行李顺利抵达广州。在此感谢各位相关人等的帮助。
一路参赛下来感受最深的是现在祖国强大和富裕起来了,迫切需要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为国服务。为此,各地也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海外学子回国创业。比如有些当地政府可以减免企业头5年税收,配套企业融资,免费办公场所等。期间我也接触了一些风险投资人。有两个是来自上海的,还有几个是来自广东的。交谈下来感觉投资人都比较谨慎。最开始的几次接触,风投都希望得到项目大概信息和市场前景预期。随着对项目逐步的认识,他们对具体的很多细节和规划更感兴趣。有些投资人和公司的技术层面的人员,甚至关注更多的技术细节。另外和一些已经在国内落地的企业创始人联络下来,大部分人都还是建议先在国外成立一个自己的公司,然后再到国内成立一个分公司可能对公司的长远运营更有利一些。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为公司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外一方面,将优质的产品输入到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这样整个公司才能持续发展。接下来我打算着手在瑞士注册自己的公司,然后再发展国内的分公司。瑞士公司的成立打算从欧洲和国内同时寻找风投公司的资助。

李丹枫 – 当梦想照入现实
这次“春晖杯”广州之行,对于我来说就好像“梦想照入现实”。对于很多怀揣创业梦想的海外学子来说,它不仅是我们圆梦的第一平台,更是让我们的“创业梦”更接地气、落地生根,从而变成现实的人生历练。通过这次“春晖杯”现场的项目洽谈,紧张的几天成了我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尤其对于我这个始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业做些事情的人来说,更是“创业之路”上面金子般实实在在的铺路石。通过跟来自政府、创业园地、创业“孵化器”以及形形色色投资人的洽谈和接触,我看到了自己项目和团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得到了很多很有启发性的想法,帮助我更好地发挥这些“闪光点”;与此同时,我也通过和一些眼光独到的投资人的聊天,看到了自己项目的“模糊点”和不足。总而言之,受益匪浅。今年第十届“春晖杯”因为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被赋予了新的、特殊的含义。我想,能成为站在这股春风之中“弄潮儿”中的一员,我们是幸运的。站在祖国大地上,这股清新、坚决、势如破竹的“创业之风”让我有了梦想可以变为现实的真实感觉。
回想这次“春晖杯”的经历,里面有太多的头脑风暴、未眠之夜、观点碰撞,这些点点滴滴也将成为我们打开“创业之门”的第一块敲门砖,并且为我们团队积累了第一笔“人才资源”。我想特别感谢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教育处的老师以及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的朋友们。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也正是他们组织的“春晖杯”宣讲会,让我下定决心走上这条美好的、收获满满的“创业之路”、“寻梦之路”。

盛鑫鑫 – 回来吧,祖国在呼唤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扫清障碍。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我参加了使馆教育处和瑞士中国学人科协组织的“春晖杯”宣讲活动,在活动中对“春晖杯”创业大赛有了深刻的认识,“春晖杯”是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非常好的途径和捷径,通过它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国内需要技术的企业直接联接起来。另外,通过宣讲从往届的获奖者那里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于是萌生了报名参加第十届“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的想法。接下来,着手组建团队和撰写商业计划书,得到许多许多前辈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最后完成了商业计划书并提交了申请,两个月后项目有幸入围了。作为团队队长,我来到羊城广州参加2015.12.18至2015.12.22的举办的第十届春晖杯,为期几天的大赛期间,聆听各个专题报告,了解国内的创业环境以及机遇和挑战,国内各地留学生创园区、地方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各个专家前辈宝贵的经验之谈。对于海外人才,各个科技园区场地的优惠、地方税收的优惠、平台的搭建、政策的倾斜这所有的一切都形成一种合力,让留学人员创业能够快速见成效。衷心希望能够利用这次机会,在未来能够使自己所学的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去,踏踏实实做出点成绩,回国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马欢 – “春晖杯”-创业者的摇篮
四年前,当我刚踏入瑞士求学的时候就听说过“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当时对于创业概念和流程的了解几乎为零,总是认为自己资历尚浅,创业遥不可及。我对创业的真正启蒙来自于每年春季由中国驻瑞士教育处和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举办的“春晖杯”宣讲会。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前辈们给听众们带来了精彩的参赛经历以及鼓舞人心的创业经验。从中,我慢慢体会到,创业的门槛其实不高,如果对市场需求足够敏感,创业机会遍地都是。不过同时,创业也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初创期面对资金短缺、技术攻关和产品推广等困难时,需要极大的耐性、韧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当然,这也是一个历练、提高自己的一个绝佳途径。就这样,带着情怀与梦想,本着学以致用的态度,我报名参加并最终入围了本届“春晖杯”。
自2006年起到2015年,“春晖杯”已然走过了十个年头。这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小高潮,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可喜可贺。这十年,也是中国发展的瓶颈期,面临环境污染、产能过剩、内需不振等等问题。中国需要进一步发展,未来的路怎么走?在这十字路口,我们引来了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以产业升级来引爆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国家战略。国家对于创新创业的宣传和支持力度达到了空前高度。“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我在本届“春晖杯”听得最多也是感触最多的一句话。至2014年,“春晖杯”入围项目已经超过1500个,而其中超过20%的项目已经顺利落户。今年也毫不例外,接近200个创业项目回国参赛,体现了依然高涨的创业热情。另外,项目展览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求贤若渴的各级政府官员,竞相与参赛团队互动,优惠政策介绍、项目对接洽谈、实地考察安排,忙得不亦乐乎。这也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政府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
这次“春晖杯”的参赛经历,让我对创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场参赛人员的胸有成竹和项目对接方的求贤若渴,让我对创业有了更多的期待。有挑战就有机遇,这是属于创业者的时代。衷心祝愿各位创业者成功实现梦想,也真诚鼓励徘徊在创业门口的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郭艳武 – 希望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非常有幸我的项目入选“春晖杯” 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12月18日,我们来到广州参加为期4天的评审和对接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获得了珍贵的创业指导材料,同时路万里等前辈们也分享了他们的创业经历和宝贵经验。在接下来的项目对接活动中,我了解了各地政府的引才政策并且与投资机构进行了初步的洽谈。各个地区都求贤若渴,对有意向落地的项目和项目负责人都有优厚的政策扶持。从23日到31日,我参加苏州-天津-北京的考察路线,我们受到了当地的热情接待。对各个城市的开发区进行了参观。通过这次活动我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飞速发展,繁荣强盛。通过这次大赛,我也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学人,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回去之后我要努力钻研专业技术,并且要多关注应用市场。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希望将来能够为国家的产业转型和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