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海纵横, 中瑞相协” 构筑中瑞两国科技交流的“桥头堡”——记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

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witzerland,简 称 CASTS)成立于 2004 年 7 月,是一个以旅瑞中国留学人员为主体力量的、具有独立法人 资格的非盈利民间专业组织机构。目前协会拥有注册会员 400 余人,专业涵盖了医学、生物 学、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农业 科学等诸多领域。会员广泛分布在瑞士境内的各大城市的高端企业,研究院所,高校和金融行 业,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士占总人数的 46%,在读博士生占总会员人数的 33%。

协会简介
图 1: 中国驻瑞士大使馆董津义大使和黄颖参赞出席 08 年协会第四届年会

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witzerland,简 称 CASTS)成立于 2004 年 7 月,是一个以旅瑞中国留学人员为主体力量的、具有独立法人 资格的非盈利民间专业组织机构。目前协会拥有注册会员 400 余人,专业涵盖了医学、生物 学、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农业 科学等诸多领域。会员广泛分布在瑞士境内的各大城市的高端企业,研究院所,高校和金融行 业,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士占总人数的 46%,在读博士生占总会员人数的 33%。

协会实行执委会制度,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会员代表大会, 执委会由全体会员大 会通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执委会定期举行执委会议,负责日常事务和重大活动的策划和安 排。协会首任主席由罗氏制药公司资深科学家王绍宁博士担任。第二任主席由弗里堡大学杨 志宏教授担任,现任协会主席由瑞士保罗•谢尔联邦研究所戴勇博士担任,目前协会的副主 席为丰建华博士,秘书长为高惠博士,其他执委还包括任忠良博士,王青博士, 李晓丹博士, 代文娟博士和彭仁旺博士。协会于 2008 年成立生命科学分会,成为协会内部第一个具有独 立组织结构的分会机构, 由彭仁旺博士担任首任主席。

协会旨在发挥在瑞士的中国学人的专业优势,促进中瑞在教育、科技等各领域的交流与 合作;协助使馆教育处贯彻国家鼓励海外留学人员长期或短期回国、为国服务的政策;开展 各项科技活动,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协会目前拥有自己的网络资源(http://www.sinotech.ch/),随时更新活动信息,发布重要 文件和通知。并拥有自己的会刊: 年刊《桥》和期刊《科协通讯》。不仅为协会会员提供协 会的动态资讯,诸如协会的交流活动和学术研讨信息等,同时为在瑞华人学者提供有关为国 服务和回国工作的信息。

协会主要工作任务

协会自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交流和组织回国、为国服务工作。主要包 括:促进在瑞华人学者之间的联系及交流各种学术研讨会;加强中国学者与瑞士科研机构, 高端企业之间的访问交流; 增进瑞士社会对在瑞华人学者了解的中瑞合作交流论坛;协助使 馆教育处组织在瑞学人各种回国、为国服务工作。

一. 科技交流

1. 学术研讨会 2006 年 7 月,协会在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组织了第一届学术交流研讨 会, 12 位学者应邀做了非常精彩学术报告,内容涵盖: 生物学、医学、物理、建筑工程、材 料科学、化学与制药等不同学科。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科技处万秋山主任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 并就我国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及瑞中合作关系等有关政策给我们作主旨演讲。另 外本次大会还邀请了瑞中科技合作计划办公室王海静博士就瑞士国务秘书处及教育研究机 构(J)、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和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在加强发展瑞中科技合作方面 等情况给大家作了详细的介绍。

2008 年 2 月,协会第二届学术交流研讨会暨 2008 年春节联欢会在苏黎世召开,中国驻 瑞士大使馆教育处刘小绿老师, 陈跃老师,科技处万秋山主任以及科协会员约八十余人应邀 出席了本届研讨会。本次大会邀请了韦福强、陈马看、杨志宏、吴华、戴勇等不同专业学科 专家学者分别作了新一代同步辐射加速器, ABB 的电力电子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 胶体 工程, 核能发展中的材料问题等方面的学术报告。

图 2: 协会顾问 PSI 资深科学家韦福强博士为大家介绍由他参与建设的上海光源项目.

2009 年 2 月 21 日协会在洛桑 Renens 举行了第三届科协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欧洲核子 中心工作任忠良博士做题为 “大强子对撞机和粒子物理的现状与展望” 的报告。高惠博士的 报告主要讲述生物芯片在临床诊断和食品质量监测领域的应用, 并结合实际经验介绍了如 何实现从研究到产品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王青博士的研究成果引起大家很高的兴趣, 他报 告的题目是 “食品钾在心血管保护中的作用 — 在人群中使用钠钾食盐来预防和治疗高血 压和相关性疾病”。 王博士用一系列详实的数据提请大家关注健康, 珍视生命要从日常生活

做起 “少吃点盐, 多吃点菜, 血压下降, 青春长在”。科协副主席丰建华博士总结了科协代 表团参加第十一届广州科技交流会以及第三届“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的成果。大使馆教育处 黄颖参赞对科协过去几年来的工作表示高度赞赏, 鼓励广大会员以科协为平台, 继续努力为 中瑞科技交流合作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黄参特别提到去年瑞士留学人员参加第三届‘春晖 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 呼吁大家要更加积极参加下届比赛, 抓住机遇, 展示自我, 开创事业。

2010 年 2 月 7 日,协会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四届科协学术交流会。本次学术交流会 邀请了在全球导航系统, 信息通讯,药物合成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各自的专业领域做了精彩 报告。会议总结了协会 5 年来的发展情况,对科协代表团参加第 12 届广州科技交流会和中 瑞科技交流的最新动态进行了汇报, 并提出了 2010 年的协会工作中心。会后,与巴塞尔学 联一起,举行了瑞士学人迎新春春节联欢晚会。

协会还于 2008 年 5 月成功召开全瑞华人生命科学会议,并于 2009 年 06 月 13 日正式成 立生命科学分会。2009 年 10 月为庆祝庆祝国庆 60 周年, 协会在苏黎世成功召开生命科学分 会首界中医药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经典中医学与中医现代化。中医学是中华民 族灿烂的文化瑰宝,通过这次大会各位主讲者的讲述,使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以及传统医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与留瑞中国学人共同庆祝祖国 60 周年的生 日,中国驻瑞士大使馆董津义大使及使馆教育处黄颖参赞也特别关注这次大会,在百忙之中 赶赴会场。董大使为大家回顾了新中国 60 年来外交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深入浅出的从中 国与大国的关系,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在国际多边关 系中的角色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外交的的方针和取得的成绩。

图 3: 庆祝国庆 60 周年暨首界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通过这些报告,增加了大家对一些世界前沿科学研究的了解。专家们的精彩演讲博得到 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同时听众们大量的提问和对这些报告所产生的兴趣,也给演讲者以极大 的鼓舞。同过各种形式学术交流, 增进了科协会员之间的相互了解, 加强了科协新老成员的 联系, 有利与建立旅瑞学生学者同行之间的联系, 为科协会员之间以及与国内开展科技合作 提供了潜在的可行性。

2. 参观访问 除了一年一度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外, 对瑞士科研机构、高端企业的访 问交流也同样丰富多彩。2005 年 11 月 18 日,协会组织会员参观了瑞士保罗•谢尔联邦研究 所,2007 年 3 月 17 日参观了欧洲核子中心。2008 年 4 月 25 日参观访问罗氏制药公司。通 过这些访问交流增强中国学者对瑞士科研机构以及高端企业的了解, 促进在瑞华人学者与 当地科研人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 中瑞合作交流 协会与苏黎世学联合作于 2009 年 1 月 22 日和 2009 年 12 月 3 日分别举行了两届中国瑞士合作交流论坛。论坛以探索中瑞友好合作为主题,从“瑞士在中 国”,“中国在瑞士”,及“中瑞合作双赢”三个层面出发,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经济危机下 中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学生在瑞士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中瑞公司合作策略等几个重点 问题进行了分享和讨论。瑞士联邦政府驻华科技文化中心,苏黎世高工的管理高层代表,瑞中 协会的主要高层,及来自中国驻瑞使馆和中国驻苏黎世总领馆的代表,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 的负责人,以及众多华人留学生、华人社团和瑞中友好人士也应邀出席了中瑞合作交流论坛, 他们兴致勃勃地聆听了论坛的精彩演讲,争先提问。“论坛”致力于搭建一座中瑞交流之桥, 它承载了中瑞有识之士共谋发展,共享资源的美好愿望。

图 4: 首届中瑞合作交流论坛
二. 回国、为国服务

从协会成立之初,协会就致力于协助使馆教育处进行鼓励在瑞学人回国、为国服务工作, 积极参与教育部的“春晖计划”。协助国内各级政府部门进行招商引资, 为国内需求提供科技 咨询,协助引进各类高新技术项目和人才。为旅瑞中国学生学者提供国内人才、科技需求信 息。

协会委派张鹏博士分别于 2004 年 8 月, 2005 年 9 月二次参加“春晖计划”支持新疆农业 服务团赴新疆考察。2004 年至今,科协每年都组织代表团参加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 会(简称留交会),组织会员参加“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出色的成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2009 年 12 月,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代表团共 15 人携 11 个项目参加 了第 12 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其中 6 人携项目角逐第四届“春晖杯”创新创业大 赛。取得了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3 名,优秀奖 2 名的突出成绩。协会非常重视“春晖杯”的宣 传和组织工作。每年都会组织有经验的参赛者在瑞士各主要城市和大学进行宣讲和经验交流,号召更多的人参与“春晖杯”比赛。2010 年 5 月,协会还将在洛桑、伯尔尼、巴塞尔和 苏黎世四个城市组织巡回宣讲,旨在大力推广“春晖杯”创业大赛的精神,鼓励更多的有志之 士回国创业。
图 5: 协会代表团角逐第四届“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

此外,协会还与国内企事业单位、各大高校及团体积极联系合作,举办各种座谈会,接 待国内考察团,为在瑞学人回国就业或创业牵线搭桥。2004 年 9 月,与广东省侨办赴葡、 瑞调研团召开座谈会。2005 年 9 月,接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赴瑞士,法国科技考察团。2005 年 11 月贵州科学院代表团访问瑞士,与协会成员进行座谈。2007 年 11 月广州市留交办赴 欧考察团座谈会在瑞士举行。2008 年 4 月丹阳市赴欧科技考察团与会员进行了亲切座谈。 2009 年 8 月 13 日,在苏黎世 ETH 举办南京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恳谈会。此外,协会 还于 2009 年 9 和 2010 年 1 月分别组织了上海大学参访团及江西省科技考察团与留瑞学子的 座谈会,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图 6: 江西省科技考察团与留瑞学子的座谈会

为了鼓励更多留瑞学人投身于回国、为国服务项目, 协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正在与 青海省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组织留瑞学人科技服务团赴中国西部—青海省进行科技考察服务 活动的可行性。

结语

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打开了在瑞中国学人互相交流和对话的窗口, 同时成了留瑞学 子与祖国沟通、为国服务的纽带, 成了中瑞两国科技交流的桥梁, 在留瑞学人中具有一定的 影响力。从 2004 年成立至今,在中国驻瑞士使馆教育处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组 织结构日益细化,协会会员增多。协会将一如既往, 承载留瑞学人沉甸甸的报国情怀, 秉承 为国服务、促进交流的宗旨, 充分发挥中瑞两国科技交流的“桥头堡”作用, 为祖国科技发展 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文: 孟夏

发表回复

分类目录